师生活动
您的位置: 首页 > 师生活动 > 正文
【青春“三下乡”】田野历史问题意识第一课——“情系桑梓 筑梦振兴”赴太湖田野文化调研团队纪实

发布人:韩雪   编辑:韩雪 预审:宫超 终审:宫超布时间:2023-07-13   点击量:

本网讯(图/王瑾 刘静娴 /余文艺)hg皇冠官网“情系桑梓 筑梦振兴”赴太湖田野文化调研团队实际调研开始之前,陈鹏飞老师收集整理了去年暑期调研成果作为太湖读本带大家进行材料分析,读本共记四万余字,涵盖太湖地区历史地理概况、蔡畈村、苗石村、龙潭古寨历史背景以及部分家谱、地契、文书摘录。

6月28日晚,“情系桑梓,筑梦振兴”赴太湖田野调研团队在陈鹏飞老师的引导下首先对太湖地区的历史概况进行阅读,“将军不打无准备的仗”,在阅读中简单了解了太湖地区的地理概况和历史沿革,对当地宗族文化繁荣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与推测。7月1日到达汤泉乡蔡畈村后,成员们按照前期计划继续太湖读本有关蔡畈村的历史进行围读,陈鹏飞老师强调先读书了解,从中寻找出问题,带着问题去思考和实地调研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晚除了历史专业的余文艺、宋思雯、颜晓涵、史静、方雨琪同学跟读外,学习城乡规划专业的朱巽慧同学也积极参与了围读,在陈老师的带读下,同学们对殷氏家族“三堂四股”提出疑惑与分析,陈老师在队员提问的基础上继续细化,引导我们思考“堂”与“股”的关系,以及不同分支对于殷氏先祖的看法与认识等更加深入的问题。队长余文艺总结整理出访谈问题大纲,作为第二天、第三天成员们分组寻访蔡畈村、殷岭、小河村的主要任务。

7月2日和3日,成员们在访谈中针对性地提问并获取了关键信息,此外还意外地收获了更多有关殷氏宗族的故事以及殷氏与其他宗族往来关系的了解,在实地调研中许多同学都接触到各堂、股的家谱,甚至是江西老谱,往来路程间参观了“敬爱堂”“敦睦堂”的宗祠以及古民居和地方土地庙,后期组的成员积极用设备拍摄、记录,在结束殷氏宗族的调研后,余文艺和朱巽慧同学对于殷氏“三堂四股”的分布和关系进行讨论,并绘制相关地图、路线图,以直观的方式呈现我们对于问题的回应。

7月3日下午,同学们继续参与围读,对苗石村吴氏和李氏宗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读书中同学们更加关注李氏、吴氏的宗族迁移历史和两族的关系交流以及龙潭古寨斯氏、张氏、胡氏的发展与联系,陈老师引导成员进一步思考地契史料中有关地名的变迁,成员们经过总结后,第二天带着新的问题出发。

7月4日,余文艺、颜晓涵、郭悦悦、朱巽慧和徐振涛同学跟随陈老师寻访苗石村和龙岗村,宋思雯、程俊、程康、方雨琪同学则留在民宿一起整理殷氏采访录音材料,其余同学在民宿负责宣传积累工作。苗石村、龙岗村之行让成员们深入了解了吴氏和李氏的宗族历史,在去年仅研究金鹰村一隅殷氏宗族的基础上扩大了调研的范围,同学们参观了吴氏、李氏宗祠,也记录下苗石村的古代神话传说,在李氏祠堂了解到堂名的变迁,并收获了李氏宗谱的新材料,访谈结束后,成员们回到民宿回忆并简单总结了有关吴氏、李氏的宗族关系,并在前几次调研中思考和总结各宗族直接的往来联系:主要有姻亲与土地交易关系。当晚,考虑到第二天行程忙碌情况,陈老师将龙潭古寨的有关问题罗列总结出大纲,方便第二天在龙潭古寨进行寻访任务。

75日,陈老师带领余文艺、颜晓涵前往龙潭古寨找到胡氏宗族负责人胡良胜进行访谈,在访谈中发现了胡氏祠堂堂名与李氏祠堂堂名的相似性,但有关地契上的老地名已经有许多不复存在了,土地情况尚且难以细致考察。下午,宋思雯同学加入调研,共同前往朱湾探访张氏宗族历史,老师和成员们在年轻的张正权叔叔那里获取了张氏家谱材料,也了解了有关太湖张氏的历史,收获颇丰。

问题导向是史学研究的突破口,有问题意识就有了调研的方向和目的,从而更加精准地寻找相关的回应,老师与团队成员的这一程实践做出了历史课堂开在田野的新尝试,同学们在新的环境和引导下,思维更加活跃,对于宗族历史变迁的理解更加灵活透彻,这堂培养“问题意识”的田野历史课将成为参与实践的每一名成员最宝贵的学术经验。